2021年初,江蘇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裝卸進出口貨物一派繁忙景象。 王春攝(人民視覺)
圖為2021年1月1日,首列中歐班列從四川成都國際鐵路港發車。 王明峯 白桂斌攝影報道
圖為工人在河北唐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內調試特種機器人。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於中國而言,2021年是承前啓後、意義特殊的一年。2021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國將由此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
於世界而言,2021年是讀懂中國在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前行方向的重要窗口。站在新的起點,中國將如何走向新發展階段?全球目光熱切。
“中國穩健邁入發展正軌”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隨着“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到來,外媒對中國經濟前景作出積極預判。
英國《衞報》指出,2021年春天,中國將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新的發展議程。目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多國,但中國很快從陰霾中走了出來,經濟反彈、社會進步的腳步不斷加快,早已穩健邁入發展正軌。
“無論你聽過多少次中國的增長故事,它仍然具有令人驚歎的能力。在規模和速度上,中國與許多國家的表現都不太一樣。”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引述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亞當·託澤的話稱。該網刊文指出,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增長而非萎縮的主要經濟體,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約8.4%。
世界銀行日前發佈的2021年首期《全球經濟展望》也預測稱,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並帶動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長5%。
俄羅斯《報紙報》引述專業人士分析稱,目前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推動力,儘管也存在制約因素,但在任何情況下,2021年中國都會有令人驚訝的成績。
彭博社注意到,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同時,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
在路透社看來,2021年是中國新的經濟發展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個五年規劃對於跨越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至關重要。報道稱,中國經濟已從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穩步反彈。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在疫情之初實行的寬鬆政策將在2021年有所收縮。
“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一步”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繼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2021年,中國將以何種姿態邁入新發展階段,成為外媒關注的熱點。